公开课微信二维码 扫一扫,关注公开课, 共同分享有建设性价值的商业思索、见闻和感悟

慧润动态

当前位置:首页 > 慧润动态 > 慧润观点

千年徽墨,中国的“工匠精神”如何延续

2016-06-12 17:42:03作者:admin    来源:    点击: 1495次
【本文导读】千年徽墨 , 中国的工匠精神如何延续 慧润原创 欢迎转载 千年徽墨的发展历程 千年徽墨的生产现况 千年徽墨的生产分析 千年徽墨的解决方案 看着这些画着金色图案,既干净又漂亮的徽墨,你很难想象它的制作过程是多么的复杂,生产环境是多么的恶劣,既能看到工匠精神的传承又看到固步自封的岁月(图片来自互联网,下同)。 【原有】 最近网上曝光徽墨、闵香等传统民间工艺产品生产作坊,让我们感受到了这些传统产品历史之悠久,工艺之精湛,
千年徽墨,中国的“工匠精神”如何延续
慧润原创 欢迎转载
  • 千年徽墨的发展历程
  • 千年徽墨的生产现况
  • 千年徽墨的生产分析
  • 千年徽墨的解决方案


看着这些画着金色图案,既干净又漂亮的徽墨,你很难想象它的制作过程是多么的复杂,生产环境是多么的恶劣,既能看到工匠精神的传承又看到固步自封的岁月(图片来自互联网,下同)。
【原有】
最近网上“曝光”徽墨、闵香等传统民间工艺产品生产作坊,让我们感受到了这些传统产品历史之悠久,工艺之精湛,环境之恶劣,条件之艰苦,看了让人即高兴又心酸。
  • 千年徽墨的发展历程
中国传统制造业出现了很多行业的工匠,他们有精湛的技艺,享誉全国乃至全球的品质,但随着时代的变迁、社会的发展和科技的进步,这些产品和制作工艺终将慢慢的退出历史舞台,或称为历史的配角。
我们经常在古代影视资料里听到“文房四宝”一词,所谓的文房四宝那就是笔、墨、纸、砚,而作为四宝之一的墨,其代表作就是徽墨。自南唐墨家李廷硅开始,徽墨已有一千多年制墨历史(谁说中国没有百年老店?),安徽歙(she)县因此享有“墨都”之称。而如今这些工匠们仍然在沿用一千多年前的生产工艺及生产模式,生产着这些近乎文物级的产品。正因为千百年来一直保留着传统的工艺和品质,所以徽墨销路不是问题,效益不是问题。
2006年,徽墨被列为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项目,如今厂里的老工人不少都做了一辈子的徽墨。然而制墨工作却是又脏又累的体力活,如今仍在墨厂的熟练工人年龄普遍偏大,最小的也都年过半百。尽管熟练工每个月可以挣到五六千元,但依然难以吸引年轻人的加入,这一代人之后,可能就没人会这门手艺了,徽墨濒临绝迹!千年徽墨,正面临后继乏人的窘境。人才成了行业最大的问题。
千年徽墨的生产现况

徽墨工厂里的技术工人,年龄大都年过半百,很多人在厂里工作了一辈子。

复杂的工艺、传统的秘方,纯属手工作坊生产

恶劣的工作环境、陈旧的操作工艺,让飘香千里的徽墨成了又脏又累的工作

高强度的劳动,依旧靠人力的技术操作,里面看不到一点现代企业的影子

陈旧的工作习惯,没有改善,依靠人工搬运。

其实完全可以优化现有工艺,设定恒定的温度和湿度,以确保高品质。可是工厂里你根本看不到自动化的影子。
  • 千年徽墨的生产分析
从生产模式上看,有着千年制作工艺的徽墨,伴随着千年的固步自封,完全看不到创新的影子。均在传统的手工作坊里依靠自然条件在劳作。徽墨不懂现代企业管理模式,没有新的管理理念,也没有现代化的设备,连“工业1.0”时代都没达到。
中国传统的工艺有很多瑰宝,但是大部分都失传了,不创新也许是流传下来的唯一条件吧。同时,传统工艺和秘方的失传,也是不创新的一个重要因素。很多秘方都在几个“工匠”的脑子里。“工匠”一旦有事,这些秘方、配方、秘招等都会失传。
就徽墨而言即便是传承下来的工艺,也是在生产模式上几百年不变,只是在“愚昧”的生产着,本应该是一个干干净净的作坊,如今却做得如此狼狈不堪。
这里谈到了两个问题
一个是行业管理的创新
一个是工匠精神的传承
这两者必须相辅相成,相宜为长。
先说创新,随着社会的发展,文房四宝被文房两宝(笔和纸)取代。现代又被电脑取代,无纸化成了管理的前提。
近代,自从有了硬笔(钢笔、签字笔、铅笔等),毛笔就慢慢的淡出了世人的日常工作中,毛笔成了极少数人使用的工具,尤其是现在,只有书法家和书法爱好者使用毛笔。随着岁月的变迁,相对应毛笔出现了成品墨汁,成品墨汁的颜色品质和便利性更是削弱了硬墨的使用价值。通过硬墨研墨不但麻烦而又效率低下。
而从另一个角度看,不创新反而成了“古迹”,成了“遗宝”。“工匠精神”得意传承下来。可是随着社会的发展,这种传承早已被SOP所取代。
那些随着环境和社会发展而不断创新的企业,由“文房四宝”到“文房两宝”再到计算机和互联网,都在改变着、适应着社会的发展。最终存活了下来。
而徽墨就像“木乃伊”一样成了传统产业的一个奇迹!
徽墨的生产工艺和模式却成了一成不变的圭臬,就像受了诅咒一样,千百年来年复一年,日复一日的如法炮制着。
以前看到日本的一些类似徽墨的工坊,比方说文房四宝的宣纸,日本报道过这样的古迹一般的工作坊,都是干净整齐,井然有序,品质上乘,几百年来传承了下来的是一种“工匠精神”。再看看我们的徽墨和闵香,就像是黑作坊被“曝光”一样,不过最能体现一种中国的“工匠精神”那就是人和产品的浑然一体。
安徽歙县徽墨工厂里人与产品“浑然一体”的徽墨“工匠”

福建永春县达铺镇制香厂里,“工匠”与制作的篾香“浑然一体”。(制香讲究,沾、搓、浸、展、抡、切、晾、染、晒古法制香,一气呵成;千年技艺,香魂永驻。)
这让我想起08年曾经做过一个橡胶行业的精益项目,工厂密炼车间的工人除了白眼珠和牙齿是白的,浑身全都是黑的。经过四个月的改善,才摆脱了这种局面。韩国的橡胶工厂密炼车间工人都是穿着白色的防尘服上班。这是我们咨询项目的指导思想。如果没有一个近乎苛刻的要求,这种“工匠精神”就会成为笑话。“工匠精神”不是人与产品的“浑然一体”,“工匠精神”是工匠对产品质量的不断苛求,那种超越竞争对手的无数次的刻意练习。
  • 千年徽墨的管理方案
如今已到了“工业4.0”时代。那么“徽墨”该如何变革,才能将这种民族文化和“工匠精神”传承下去呢?
下面慧润就徽墨存在的问题及行业改革做一个简单的方案:
——“在我心目中的徽墨工坊应该是这个样子:
  • 车间不大,但是干净整洁;
  • 人员不多,但是工艺精湛;
  • 劳动强度虽大,但是你能看到很多工具和治具改进的智慧;
  • 工艺虽繁,但是流程顺畅,既能看到古人的伟大智慧又能看到现代设备的影子;那就是既有传统工艺作坊的影子,又有现代工具和技术的气息;
  • 虽然产量不大,但是仍然占世界80%的市场份额,而这些徽墨具有使用价值和工艺品收藏价值。
  • 最终希望有这样一种现象,徽墨的存在带给我们更多是的是徽墨的“工匠精神”,成为激励中国后工业时代的“工匠精神”,而不仅仅是一种生产工艺。
慧润提供两种解决方案:
一种是简单方案:在现有的基础上,进行环境改造和管理转型升级,保留传统工艺,增加精益生产管理内容,彻底现场5S管理和目视化管理,消除六源,工艺提炼,适当导入设备或半自动化装备,让企业进入工业2.0时代。
另一种就是全面管理升级:
  1. 提炼现有的工艺技术,制作成完善的工艺SOP;
  2. 设计优化现有的价值流程和生产流程,Layout现代化工厂;
  3. 流水线生产模式和单元生产模式Layout,对现场按照食品级别来管理;
  4. 增加创新治具和自动化设备,解放劳动力;
  5. 现场设计干净整洁的工作单元,彻底5S管理和目视化管理,安装排气和吸尘系统,保证车间干净清洁;
  6. 设计、安装现代化的设备,例如小型自动混合机、开炼机、成型机、设计自动干燥车间(根据工艺要求,设计最佳干燥湿度和温度);
  7. 保持现有工匠之工艺和工作内容,并进行优化;
  8. 打造徽墨战略和文化,并在全世界推广;
  9. 可以考虑“工业4.0”,让全世界需求者可以互联网上订购徽墨;
  10. 设计将高科技用于产品中和工艺中,例如将纳米技术、石墨烯等将应用于“徽墨”的制造。
责编: 交流邮箱:bosines@sina.com 打印全文
业务咨询热线: 0532-85998336
电子邮件: bosines@sina.com
Copyright ? 慧润 Consulting 2008,All Right Reserved.鲁ICP备05020491号